2021年9月25日,2020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在中關村論壇全體會議上揭曉,14位科學家、150項成果獲獎。其中,我司與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、北京交通大學聯合攻關的“基于不同信號制式的軌道交通無感改造成套裝備研究與應用”(簡稱“無感改造”)榮獲2020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——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。
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是北京市人民政府設立的獎項,旨在獎勵科技界的優秀人士與團體。2020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分為突出貢獻中關村獎、杰出青年中關村獎、國際合作中關村獎以及自然科學獎、技術發明獎、科學技術進步獎。其中,科學技術進步獎聚焦實現落地轉化,支撐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的成果。
無感改造憑借技術的自主創新性,以及對實際線路升級改造的重大意義入選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。無感改造技術采用CBTC信號系統車載設備替換既有故障率較高的原信號系統車載設備,并兼容原信號系統地面設備的方式,先快速降低被改造線路的運營故障率,之后再進行CBTC系統的全面升級,確保系統升級的無感、平穩過渡。在車載設備改造階段,地面及軌旁設備基本保持不變,改造后的車載信號機柜完全兼容既有設備,同時具備在不進行車輛二次改造的前提下,地面系統分階段升級為CBTC系統的能力,有效降低改造影響,縮短改造周期,節省改造資源。
無感改造技術已于去年成功應用在北京地鐵5號線信號系統改造工程中,在不影響日常運營的前提下,大幅縮短了施工工期,改造完成后5號線信號系統故障發生率大幅降低。在此次獲獎之前,無感改造已榮獲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“城市軌道交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”。
未來十年我國有將近85條軌道交通線路進入信號系統改造周期,線路總長度約2,500公里。面對未來既有線路迫切的改造需求,無感改造技術將助力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升級實現“多、快、好、省”,為乘客提供更加高效、安全、智能的城市軌道交通出行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