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8月
保護區傳統人力巡護挑戰多:44.85 平方公里面積大,人力成本高;部分區域地形復雜,交通工具難入,限制巡查效率與頻次;地理環境復雜,違法行為發現與執法困難。
項目在保護區布設 5 套無人機機庫全域覆蓋。無人機作業能力強,單機日均超 10 架次巡檢。依托 AI 圖像識別技術,精準鎖定違法、監測火情;借 AI 物種識別算法,統計麋鹿動態,為生態保護提供數據支撐,彌補傳統巡護短板。
無人機濕地保護區巡檢解決方案,深度融合無人機技術、人工智能(AI)技術及系統集成技術,通過定制化的飛行指控軟件與智能識別系統,構建具備可持續拓展能力的生態保護及綜合巡護系統。
多機高效協同:多架無人機協同作業,快速巡航保護區全域,在復雜地形中精準飛行,高效排查各類隱患。針對可疑區域,無人機可進行低空精細化巡查。依托自動化機場,實現精準降落、快速充電,確保 24 小時不間斷巡檢,有效提升監測效率與覆蓋范圍。
智能AI識別:AI 算法實時分析圖像數據,精準識別非法闖入行為與煙火跡象。一旦發現違法闖入或火情隱患,系統即刻觸發告警機制,同步將目標位置、現場畫面等信息推送至運行中心,確保風險第一時間響應處置。
大型動物統計:通過圖像識別與 AI 算法識別麋鹿個體,實現數量統計與種群分布監測。系統可快速處理海量圖像數據,精準定位麋鹿活動范圍,為保護區制定科學的生態保護與管理策略提供數據支撐。
多部門數據聯動:實現與現有平臺實現數據共享,聯動公安、消防、林業等部門,發現違法闖入、火情等問題,實時推送現場信息,多部門協同處置 。
通過該技術應用,巡護人員數量減少 56%,巡檢效率提升 8 倍,管理成本下降至少 20%,應急處置時間大幅縮短,整體巡檢效率顯著提高。